開欄語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這一勝利,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歷史新征程。我們當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大田融媒開設“烽火弦歌 · 大田記憶”專欄,一起重溫抗戰時期,在大田這片土地上革命先烈英勇奮戰、奪取勝利的偉大壯舉,展示大田兒女埋頭苦干、奮斗出彩的精神風貌。 青年赴國難,熱血鑄忠魂 在此精神感召下,林志群受黨組織委派,轉入集美職校學習。他以學習為掩護,積極投身革命活動,先后發展蔣光斗、陳樹霖、陳文生、陳悅周、鄭斐然、陳敬生、鄭開族、蔣光玉、連冠才等一批進步學生加入黨組織,成立集美職校黨總支,林志群擔任總支部書記,黨總支下轄商科、農林科兩個黨支部,為大田的革命事業注入了強大的組織力量。 蔣光斗利用寒假返鄉之機,宣傳革命真理,積極發展黨員,發動群眾開展抗捐反霸等革命斗爭,建立中共湯泉支部并任支部書記。1942年2月,湯泉支部升格為湯泉直屬區委,使湯泉、羅豐成為堅實的革命基點村。然而,革命道路從不平坦,1946年2月,蔣光斗在明溪縣執行任務途中被捕,他在押往永安途中被殺害,年僅29歲,用熱血與生命詮釋了對黨的忠誠和對革命理想的執著追求。 陳樹霖、陳悅周同樣以假期返鄉為契機,積極發展黨員,建立中共福塘支部。1945年9月,陳樹霖奉命參加閩贛邊區挺進縱隊,在攻打龍門保安隊戰斗中遭敵伏擊被捕。同年11月,在桃源分水隔被國民黨反動派活埋,年僅23歲。陳悅周因父母病故成為孤兒,在親友資助下進入集美職校商科就讀,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被捕入獄,受盡酷刑卻絕不屈服,最終在牢中被折磨致死。他們的堅貞不屈,如同一座不朽的豐碑,屹立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1942年2月,根據中共福建省委指示,秘密組建閩中工委游擊隊,林達光任隊長,林大蕃任政委。年底,游擊隊員發展至80多名,這成為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領導下的閩西北第一支革命武裝。閩中工委游擊隊先后兩次挑選精干隊員,組織“南下挺進隊”,與省委部隊會合并開展軍事演習。他們還抽調隊員參加抗擊日寇的戰斗,林志帽、林序中分別在莆田市南日島、湄洲島與日寇戰斗中壯烈犧牲,他們的名字,將永遠銘刻在抗日戰爭的光輝史冊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