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明舉行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行業清源”行動新聞發布會 東南網10月16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 文/圖)今年9月底,三明市受理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分別比降14.26%、16.17%;三明市共破獲網絡犯罪案件162起,摧毀犯罪組織23個,查扣資金18.83億元;三明市共取締非法涉砂點750處……10月15日下午,三明市召開新聞發布會,三明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市掃黑辦主任肖文波向社會通報了三明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行業清源”行動開展情況,展示三明市“行業清源”成果,進一步營造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良好輿論氛圍。 三明市住建局、三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三明市水利局、三明市生態環境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回答了現場記者的提問。三明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陳紅興主持發布會。 東南網記者從發布會獲悉,專項斗爭以來,三明全市共發放“三書一函”568份,涉及30余個行業主管部門、20余個行業企業及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建立長效機制418個,推動堵塞行業漏洞518個、治理行業亂象15129個。 肖文波介紹三明市持續推進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突出問題整治,按照“分類整治、攻堅突破、建章立制”的原則,分步驟、分重點,循序漸進整治行業亂象、堵塞監管漏洞,實現長效常治。 促進了平安建設 今年9月底,三明全市受理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分別比降14.26%、16.17%;上半年全市群眾安全感率進入全省前5名,與2019年底比增幅達0.41個百分點,升幅位居全省第一。 今年來,全市共破獲網絡犯罪案件162起,摧毀犯罪組織23個,查扣資金18.83億元,特別是摧毀以蘇某波等人為首的特大跨境網絡賭博涉惡犯罪集團。 促進了經濟發展 將行業亂象整治融入到經濟發展大局中,嚴厲打擊阻擾重點工程施工、擾亂市場秩序、惡意逃避債務、“套路貸”等亂象,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堵點”“難點”和“痛點”。 促進了生態文明 持續開展青山掛白、礦山整治、河道非法采砂、閩江源水環境治理、生態公益訴訟等工作。將“自然環?!鳖I域細化為“生態環?!焙汀暗V產資源”兩個領域,對整治重點進行了完善和修改。今年1至9月,國(?。┛財嗝嫠|指數、小流域水質指數均為全省第1, 8個縣進入全省縣級城市空氣質量綜合排名前10,數量全省第一;河(湖)長制工作受到國務院督查獎勵。 促進了社會治理 常治長效進一步健全,督促推動行業堵塞漏洞,實現“查處一個案件,解決一批問題,完善一套制度”,涌現出許多優秀案例。交通運輸領域,將樂縣采取“堵疏結合”“綜治+保險”等措施,成功破解城區三(四)輪車引發的交通管理難、事故處置難、安全保障難等交通亂象;市場流通領域,永安、沙縣等縣(市、區)整治、打擊“保健品”騙局,遏制傳銷蔓延;衛生領域,大田縣建立以覆蓋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接診醫務人員與公安部門信息聯動為核心,衛健部門、檢察部門多方參與的立體式醫警聯動通報備案機制,全面預防和打擊潛伏“地下”的黑惡犯罪。 “楓橋式”多元糾紛化解進一步完善,三明市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從源頭上鏟除黑惡勢力滋生的土壤。專項斗爭以來,結合村級組織換屆,三明全市取消村“兩委”候選人資格1036名;排查整頓提升366個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清退124名曾受過刑事處罰的村“兩委”干部。 促進了城市管理 在“行業清源”行動中,把行業領域突出問題整治與群眾的生產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開展老舊小區改造、拆墻透綠、“僵尸車”整治等工作,解決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停車難、如廁難、農貿市場整治難等問題,讓“文明三明”可觸可感,有效提升群眾滿意率和獲得感。今年以來,三明市兩區清理“僵尸車”1406輛,騰出占地面積約6700平方米,施劃摩托車停車位16310個;全市新增停車泊位3079個,新(改)建公廁54座,治理農貿市場18個、背街小巷175條、物業小區85個。 當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已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三明市將持續推動“行業清源”工作,健全完善市場準入、規范管理、日常監督、動態監控等方面的長效機制,既在深挖根治上下功夫、又在長效常治上見成效。通過構建部門協同“機制鏈”,完善“三書一函”反饋機制,推動行業治理與基層治理、綜合治理、社會治理、城市管理相結合,提高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管水平,從源頭上鏟除黑惡勢力的滋生土壤,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奮力奪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全面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