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似乎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和煦的春風熨暖了均溪河水,吹開了校門口金燦燦的迎春花。朝陽下,一個留著平頭的小男生牽著媽媽的手,時不時地說笑著。那帥氣的臉棱廓分明,笑容暖暖的,滿滿的都是陽光的味道。他就是大田縣城關第三小學三年(6)班的小隊長——鄭其建同學。 鄭其建陽光、自信,在班里是出了名的。他喜歡輪滑、打羽毛球,還喜歡寫詩。在學校銀杏文學社里,有他留下的詩句:陽光,在窗上,爬著;陽光,在溪上,流著;陽光,在媽媽的眼里,亮著。可就是這樣一個小男生,他的童年卻是不幸的。在他三歲時爸爸因為礦難,過早地離開了。媽媽一邊打短工一邊照看他,生活非常不容易。時間久了,媽媽也累出了一身病,經常會頭痛,偶爾還會暈倒。 幸運的是,在逆境中成長的小其建從小就學會了孝順,懂得了分擔,他不挑吃穿,不亂花錢,每天都會主動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媽媽說他就像家里的小傭人,洗碗、掃地、洗衣服、整理房間,樣樣都會。他自己則說:“爸爸不在了,我就是家里的小男子漢。”媽媽生病了,他會拿藥、倒水,坐在床邊陪著,噓寒問暖;媽媽下班了,他會幫著揉肩、捶背,講著一些自己聽來的或看來的快樂事兒。最讓媽媽感動的是每年的母親節,他都會煮兩個雞蛋拿到跟前,甜甜地說聲“媽媽,節日快樂!”。 學校里的小其建更是優秀。他勤奮學習,尊敬老師,積極參加各類公益活動,各科成績均列班級前茅。他先后當過組長、班長,現在是中隊的小隊長,是老師們眼里的好學生,同學們眼里的好榜樣。去年元旦,他在學校“夢圓微心愿”活動的征集卡上這樣寫道:媽媽的愛伴我成長,我愿媽媽笑得比別的媽媽更燦爛些!當主持人問及原因,他說:“我的媽媽為了我,付出的比別的媽媽多很多,我答應過爸爸,不讓她傷心的。”在場的師生、家長都為之鼓起了掌。 “孝行就在日常細微處。”小其建對媽媽如此,對待其他人亦是如此。小區里的爺爺奶奶常稱贊他有禮貌,懂謙讓;鄰居的叔叔阿姨們總夸他愛助人,懂事早。就連一些小孩子,也左一句“其建哥哥”右一句“其建哥哥”地跟在他后面,因為他們知道,小其建從不會欺負他們,有好吃的好玩的一定會和他們分享。 俗話說得好,“愛無言,孝有道。”鄭其建同學在媽媽的呵護下,正靜靜地沐浴著愛的陽光。他將愛的小音符一個一個拾掇起來,奏響了一曲悅耳的孝的樂章。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像鄭其建同學那樣,永遠與愛為伴,與孝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