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農(nóng)歷臘月廿三,大田縣廣平鎮(zhèn)圩日。趕圩的人摩肩接踵,街上的貨品琳瑯滿目,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兒。 48歲的萬籌村貧困戶鄭興林一大早便去趕圩。“一對紅燭、兩只燈籠、3把米粉、35個雞蛋、3公斤豬肉、5只鴨子……”鄭興林樂呵呵地說,“現(xiàn)在交通方便了,購物便捷,廣平圩日上什么物品都有。今天買的都是一些過年必需品,肉類要吃新鮮的,只要有錢隨時都可以買到。” 3年前,鄭興林的妻子上山勞作時摔了一跤,閃了腰落下病根子,醫(yī)療費花了十幾萬元,常年要臥床休養(yǎng)。為了照顧妻子,鄭興林無法外出打工,再加上兩個孩子上學需要生活費,家庭經(jīng)濟每況愈下。 “前幾年真的好困難,妻子生病后,我既當男人又當女人,只養(yǎng)兩頭豬和一些雞賣錢,省吃儉用供孩子上學。”鄭興林說,妻子剛生病那年,只給孩子們買了便宜的新衣服,然后再買了2.5公斤肉,算是全部的“年貨”。 鄭興林家的情況,鎮(zhèn)村干部看在眼里,2016年將他列為扶貧對象。 人窮志不能短,扶貧先要扶志。鎮(zhèn)村干部多次到鄭興林家,鼓勵他戰(zhàn)勝困難,介紹他妻子外出就診、幫助他修繕老宅、推薦他參加“雨露計劃”培訓……這些幫扶措施捂熱了鄭興林的心,“自立自強”意識被喚起,他立志要摘掉貧困帽。 2017年以來,鄭興林的妻子身體有了好轉(zhuǎn),這更加增強了他對生活的信心。他種了3畝多的煙葉,鎮(zhèn)村干部組織農(nóng)技人員到田間地頭幫助指導種植技術(shù),村干部還主動幫他墊付化肥錢。農(nóng)閑之余,鄭興林在鎮(zhèn)上打一些零工,貼補家用。 “今年,種煙葉掙了1.5萬元,打工也有1萬多元收入,一年收入有近3萬元。”鄭興林說,“雖然掙錢不多,但是比以前好多了,妻子看病有農(nóng)保,自費部分能付得起,孩子上學的生活費也有了著落。” 圩日這天,廣平中心小學教師在街道上為群眾義寫春聯(lián),鄭興林也上前要了一副。對聯(lián)內(nèi)容:月異日新雞報曉,年祥歲吉犬開門;橫批:安居樂業(yè)。 鄭興林說:“家庭經(jīng)濟狀況慢慢好起來,這一切得感謝黨的政策好,感謝鎮(zhèn)村干部的關(guān)心,是他們鼓勵我,鞭策我,幫扶我……我相信,我們家會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