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明市“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走進尤溪 ? 本網訊(鄭宗棲 朱文燕)“一箱可以采蜜約15斤,每斤以30元計,一箱的蜂蜜就可以賣450多元。”2月1日,尤溪縣坂面鎮正山村61歲的貧困戶陳福標認真地算了一筆賬,去年5月他家一共養了16箱的蜜蜂,今年夏天就可以采收蜂蜜,一年可增收7000多元,對未來幸福的生活充滿了無限的期待與信心。
陳福標(左)與林世煌在觀察蜜蜂活動情況 ? 正山村位于街面電站下游5公里處,林地面積22200畝,生態公益林面積9515畝,森林覆蓋率達93%。如何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特色農林產品?2017年以來,坂面鎮突出“黨建引領,產業富民”的發展思路,以“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為依托,建設黨建促產業脫貧孵化基地,以正山村坑園養蜂基地為試驗點,充分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推進養蜂產業跨村聯營基地建設,推進扶貧產業一條龍服務,加快貧困農戶脫貧增收步伐。
正山村支書林玉燦與貧困戶作交流 ? 該鎮把蜜蜂養殖納入產業扶貧規劃當中,根據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扶貧方案,用心規劃,注重發揮黨委的“紅紐帶”作用,通過黨支部將正山、山面、仁厚等4個村的貧困戶聯系起來,采取“微坂面”、干部入戶宣傳等方式向群眾宣傳養蜂的生態優勢和基礎優勢,以“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實現由零散養蜂、老方法養蜂向科學養蜂、新法養蜂轉變,現整村推進、多村聯建、抱團爭取脫貧奔小康。 蜜蜂養殖是個技術活,養好蜂,首先要過技術關。該鎮通過扶貧“雨露計劃”培訓聘請專業機構對貧困戶養蜂技術進行培訓,并選出2名黨員養蜂技術員作為合作社固定技術顧問,面對面、手把手對貧困戶養蜂技術進行免費指導。另一方面,用好各類扶貧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每戶養蜂貧困戶給予不超過5000元的財政扶貧資金補助,用于購買蜂箱和蜂種,增強貧困戶的養蜂信心。
每個蜂箱注明了貧困戶的個人信息,并添加了二維識別碼 ? 在蜂蜜銷售中,該鎮堅持黨群合力共為,探索多平臺結合的方式,為貧困戶養蜂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搭好黨群關系“連心橋”。 開通養蜂微信交流群,黨員干部不定期將養蜂小視頻、留言等發送在群里,實現信息共享,并對貧困農戶在養蜂管理、蜂蜜銷售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指導。結合正山農村電商,由養蜂合作社統一收購、統一包裝、統一銷售,重點發展高端蜜,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公益平臺進行公益推廣,在“微尤溪”、“微坂面”上開設的“坂面小店”進行網絡推廣,拓寬銷售渠道。同時,結合全域旅游發展,積極引導村內黨員擴大油菜、黨參、桔梗、連翹、棗樹等種植面積,大力培植蜜源基地,保障蜂蜜產業可持續發展,助推休閑旅游開發,增加貧困戶經濟收入。
村鎮工作人員介紹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 ? “村里還建成‘黨員e站’,成為了黨員群眾獲取信息的‘大平臺’和農林特產品銷售的‘集散地’,更成為了黨組織發動群眾脫貧致富的‘橋頭堡’。”正山村支書林玉燦信心滿滿地說道,“我們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發展基礎,有黨建這條‘紅紐帶’,正山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