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走進三元區 本網訊(鄭宗棲 陳啟芳)“我們現在改變了生產方式,大力興建生態農業產業園,拓寬村民經濟收入,也體現了我們的一份責任與擔當?!?月30日,三元區中村鄉米洋村支書陳勇世說,村里作為三明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多舉措多方式,保護好群眾飲用水源,又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農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村里依托“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以“生態米洋、休閑米洋、幸福米洋”為發展理念,引進華興貿易有限公司,投資1500萬元搭建了約300畝農業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建設富硒農產品基地,引進臺灣新品種農作物,就地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示范推廣無土化、立體化栽培技術和自動水肥一體化技術等,避免了農業污水的產生。村里的“菜籃子”建設好了,也使村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了。 陳勇世介紹:“之前,村里還有人養豬,豬糞便對水源污染很大,如今村民的土地通過流轉,要么自己種菜,要么幫別人種菜,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有一份不錯的收入,大家都很滿意?!?/p> ?中村鄉地處市區飲用水源東牙溪水庫上游,全鄉所轄區域除草洋村外已全部列為飲用水源保護區。生態環境良好,由于保護區沒有污染性企業,空氣、土壤、水源、品質上乘,是國家級生態鄉,是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理想場所。 該鄉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水源保護為工作重心,充分利用上級各項資金,通過內源治理和源頭控制相結合,實施一系列水源保護項目。東牙溪主河道全長30余公里,全流域面積188平方公里,是三明市民的“生命之水”。 2017年,投入255萬元實施東牙溪綜合管理中心建設項目,并配備監控、科研儀器等相關設施,對整個東牙溪水庫進行實時監控,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筍竹產業是中村鄉主導產業,鄉里幾乎每家每戶都保留著制作筍干的傳統習慣和工藝。每年四月份是村民挖春筍及制作筍干的時節,制作筍干要經過高溫蒸煮、清水浸漂、炸壓、烘干等過程,村民為了用柴烤筍,經?!拔浵伆峒沂健笨撤ツ静模指采w率降低,加劇了水土流失,對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造成了一定影響。 如何保護好生態,控制好制筍污水排放?2017年,該村引進生筍電烤項目,完成建設生筍烤房設備5套。2017年生烤筍干產量達50噸以上,并以每年100噸的幅度遞增,至2021年可年產450噸以上。生筍電烤減少了蒸煮過程,一方面減少了用薪材烤制筍干的情況,從源頭減少砍伐生態林,保護了水源涵養林;另一方面從源頭解決制筍廢水排放問題,大大減少水源污染,保護了飲用水源。 該鄉還大力興建姬松茸種植基地和景觀苗木及奇石花卉基地,并擬建設農產品交易市場和民俗文化及旅游景點,整合農產品,作為重要的一個線上、線下的交易平臺,帶動全鄉農業的發展,這將對水資源保護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保護水源泉,監管要到位。鄉里組織人員對水庫上游制筍作坊廢水排放進行控制,通過說服勸導,讓制筍作坊移出上際水庫范圍。同時,做好制筍作坊廢水的收集或引流,使廢水不直接流入水庫;修建引流渠,通過在水庫水流入口處修建一條引流渠,適時調控上游制筍廢水流入;強化對自來水廠管理,嚴格按照安全飲用水管理規定,認真看管自來水凈化設備,保證設備正常運轉,注意觀察水庫水質變化,確保入庫水質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