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林生鐘 朋友傳來消息說:銀杏林黃了! 銀杏葉黃的景象,我在大街邊看過。那是一樹觸手可及的黃啊,絢麗卻不喧鬧,明亮的色彩如同梵高畫向日葵時一起調好的顏料,千萬道陽光在枝條間閃耀,山城的冬天隨即被喚醒。 在朋友信息里,那里的銀杏林遠比城市的行道樹美。它們種植在連綿數平方公里的村莊里,老少隔代,數世同堂,相擁一地,似一桌圍爐而坐的家人。滿地落葉甜笑可掬,激蕩的暖流惹人心醉。 我是個愛美的人,受不住這份美麗的誘惑,于是,在一個寒流即將到來的午后,沒有預約,兀自乘風而行,來古村銀杏林奔赴一場視覺盛宴。 銀杏樹散布在村道兩邊,它們個個目光炯炯,周身披戴金黃,像村莊里走出來的一隊儀仗禮兵,筆直地挺立著。它們中有的躋身樣式各異的房前和屋后,隨著微風的吹拂頻繁招手,那探頭探腦的樣子, 還有舞動著的各種調皮表情,像極了正在路上趕去上學的稚童,在向我擠眉弄眼。所有的美麗都毫無保留地迸發,這方風景闖進了心靈,剎那間亮透了整個季節。 就在這片金黃的林子里,有三十多棵銀杏壽星已上兩百歲了,最年長者經歷過五百年春夏秋冬的洗禮,不僅有十多層樓高,粗大的腰肢比腳下新落成的亭子還壯實。銀杏樹守望著歲月的激情在燃燒,守望年華繽紛四季,守望后人們昂首向上的目光。每天,它們接受著游人手拉手的環抱,還有發自心底的愛撫。 銀杏樹被稱為“植物熊貓”,是裸子植物銀杏門中唯一現存的物種,它的生命力頑強,經過250萬年前的第四紀冰河時期沒有滅絕。當年,村里的余氏先祖宦游齊魯,愛上了這種既能抗煙塵、火災,又可改善農田與居住區小氣候,果實亦藥亦食的樹種,把它從孔子的故鄉帶回閩中老家。銀杏從此落地生根,在異鄉的土地上開枝散葉,澤惠著一代又一代。 村中的銀杏樹是祖產,被分到了家族的各個房頭。大家在收獲喜悅與風光的同時,也把它當作女兒的嫁妝,隨緩緩啟動的轎子繼續行走天涯。 我第一次目睹如此浩大的銀杏黃,林子的美麗和強大的力量,深深地打動并折服著我,以致對未曾謀面的杏花,無數遍想象過它如何開滿了清明時節的村莊。老杜的酒勁足,紛紛揚揚的雨,飄飄灑灑的花,伴著這漫山遍野的金黃,除了能勾起對古人的懷念,也醉了伊人的纏綿。 我拾撿起一枚金黃的“扇子”,把它安放在貼心的衣袋里。這一枚樸素無華的小葉片啊,像流經樹下的一泓清泉,秀美、柔和,一滴滴淌進了我的心房,不想說愛你都難。愛,是不離不棄的陪伴,可山水阻隔、天涯路遠,季節的更迭不容許你我有太長的廝守。 離開銀杏林時,冷雨不期而至。這個周末沒有陽光,雨聲滴答很是撩人,但它卻不知道我的心思。翻閱著手機里的一幅幅相片,拿出“小香扇”再一次仔細品聞,回味著剛剛遇見時的情景,每個瞬間都令我快樂難忘。我不敢想象,哪天如果沒有了你的問候,會變成什么樣子。但是等雨后天晴的日子,我會依然前來看望杏林,看銀杏樹在春天里繁花似錦,聽夏至綠蔭下的蟬鳴鳥叫,祝福,在沒有起霧的秋天,一群紅男綠女簇擁著村子里的新娘,綻放著笑容在你金黃色的地毯上踩過,讓嚴冬再也沒有失落與憂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