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興漂流河道 本網訊 (記者:顏全飚) “每天到這兒漂流的游客有三、四百人,周末達到上千人。”8月30日,大田縣和平溪旅游開發公司總經理陳清節告訴記者,正式營業一個月,門票收入數近20萬元。成就縣里唯一漂流項目,賣出縣里第一張旅游門票。大田縣仙峰漂流如何從無到有,從有到形成一股猛烈的漂流體驗浪潮? 仙峰漂流項目位于大田縣華興鄉仙峰村,距城區不到6公里,水流豐沛的仙峰流兩岸,或峰巒疊嶂,或是一派美麗田園風光。如此美妙的自然資源,如何保護和利用好?毗鄰城區,是華興的最大地緣優勢。如何把華興打造成為城區完美的后花園,讓城里人多一個休閑好去處?華興鄉黨委書記顏佳秀從上任第一天就作出思考。
游客集散中心 華興鄉山多地少,立地條件差,村財、村民增收難度大。如何尋求突破口,找到發展新路徑?一度讓顏佳秀感到茫然。 從發展美麗鄉村規劃入手,請高校教授、專家前來考察把脈。仙峰溪美好自然生態引起專家團隊注意。以縣里河長制工作機制提升建設,重視水流域環境,發展河道經濟、文化產業為契機,2016年初,仙峰漂流規劃初步形成。
漂流下碼頭 河道整治提升,兩岸風景打造,碼頭設置、游客服務中心建設。用土調整、資金投入;以及動員干部、村民,統一思想,增強發展信心和動力,形成干事創業熱情,都是必須面對的一系列問題。顏佳秀介紹,該項目建設起步階段,不少干部都認為難以形成氣候,做不起來,有的甚至在潑冷水,動起打退堂鼓念頭。
漂流入口 將華興打造成一張城區的后花園名片,就是美麗的華興夢,在困難面前,不能退縮。顏佳秀頂住了重重壓力:帶領干部到外地考察學習,吸收新思想新理念;跑部門,爭取項目落地政策支持;協調上游水庫、電站,確保水流通暢;統籌省級美麗鄉村、一事一議項目、舊村復墾補助等多方籌資資金,總投入180多萬元,以村集體注冊仙之峰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由仙峰村支書擔任法人代表,2016年8月項目初步建成試營業,形成了一定旅游效應。
讓項目真正成熟起來,后期投入還很大,如何繼續下去?顏佳秀告訴記者,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基礎起來了,我們進行了強勢推介,開展系列招商活動,交給企業運作,讓專業團隊經營管理,受益于當地老百姓。
仙峰漂流項目,吸引了在德化經營漂流旅游開發多年的陳清節注意。陳清節是省A級景區評審員,策劃旅游經驗豐富。他私下數次到了仙峰,走遍這兒的山山水水,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自然生態寶庫,主動與當地政府對接,成立和平溪旅游開發公司,前期注入資金300萬元,入冬后,將再投入500萬元,對該項目進行全面升級改造。
陳清節告訴記者,他將以仙峰漂流為入口,計劃投入上億元,延伸打造仙峰溪源頭的和仙谷峽谷景區,將屏山、濟陽、象山、瀚林泉運動中心等景區,串聯成線,充分整合大田旅游資源,掀起大田鄉村旅游旋風。
7月份,和平溪旅游開發公司組織三明市67家旅游公司、旅游社、自駕游團隊到仙峰觀光、體驗,形成良好推介宣傳效果。經過規劃、投入、提升,明年仙峰漂流旺季到來,將實現周末接待量達3000人次以上。
一個多小時的仙峰漂流,賣出一張門票168元,創造大田旅游“第一張門票”。顏佳秀說,引進企業,接下來,政府就是要做好熱情務實的服務,合同簽訂之時,就是我們服務開始的那一天。 仙峰漂流項目,村里與企業簽訂了20年承包協議,前兩年可增加村財收入每年20萬元,后三年每年30萬元;第六年起,按營業額的12%分紅給村里。仙峰村從一個村財不足2萬元的貧困村一躍成為年收入25萬元的小康村; 漂流項目還為當地群眾提供了20多個就業崗位,每人月收入達2500元以上,同時帶動村民發展農家樂,種植培育農特產品。
發展鄉村旅游,產生出難以想象的經濟效益。顏佳秀說,鄉里將借勢發力,受益省紀委駐村干部支持幫助,流轉仙峰溪兩岸的200多畝土地,投入500萬元發展1公里多的光伏發電扶貧長廊;引導企業發展設施農業,種植奇珍異果,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觀光體驗、采摘;引導村民在房前屋后種植青梅、桃李,將村莊打扮的更美麗;形成更大的經濟效應,帶動更多村民致富。
讓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旅游業的強大優勢,華興發力招商,引進福州客商打造“寶山森林人家”項目,計劃總投資1億元,規劃用地范圍1053畝,集康養、觀光、休閑、度假、文化、健身等多元化森林旅游產品體系。華興規劃著屬于自己的獨特發展模式,找準特色、凸顯特色、放大特色,打響“城區后花園”品牌,使老百姓享用生態紅利,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