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熊旭明) 省委尤權書記在省委十屆三次全會上對如何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作了專題報告,為我們扎實做好民生社會事業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縣將牢固樹立“人民至上、實干興邦”理念,抓好補齊民生短板的落實工作。落實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我們將樹立“引得進、育得專、用得好”理念,積極培育和引進各類人才,為補齊民生短板添才增智。 廣開門路“引才”,讓人才“香”起來。成就事業往往要靠一些優秀人才的組合、引領。要有“精準引才”理念,結合我縣主導產業轉型需要,深入實施“海納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計劃、制定印發《關于進一步集聚和用好優秀人才促進大田跨越發展的若干意見(試行)》,突出以教育、醫療行業領軍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實施名校優生引進計劃,積極吸引“雙一流”高校人才來我縣工作,通過面試直接招聘教育、衛生重點學科急需緊缺人才,近幾年每年補充100名左右重點學科教師和10名左右緊缺學科醫生。實施名師名醫引進計劃,加大對公辦學校、總醫院學科帶頭人、名校長補助力度,力爭2020年面向全省引進優秀教師1000名、優秀醫生100名。 拓寬思路“育才”,讓人才“多”起來。人才開發首先要從人才培養這個基礎抓起。采取“送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方式,按照重點學科、特色學科建設需要,每年有針對性選派人才到上一級學校、醫院脫產進修培訓。與省協和醫院、省醫科大附屬醫院、廈門中山醫院等知名醫院建設醫聯體,聘請專家名醫到縣醫院坐診、做手術,帶動培養一批學科帶頭人和業務骨干。與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合作舉辦暑期教師人才培訓班,每年選送一批校長、學科帶頭人到高校脫產培訓。與集美大學共同建立教育實踐基地,依托基地橋梁紐帶作用,為我縣提供師資培訓、職業教育培訓。強化名醫、名師工作室人才孵化功能,組建名醫工作室10個、名師工作室21個,提供專項經費、工作設備,帶領人才團隊開展課題研究、實踐,帶動培育本土人才。 千方百計“用才”,讓人才“動”起來。人才開發必須堅持“以用為本”,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造活力。分類分層建立人才信息資源庫,根據現有人才的業務專長科學設崗用人,做到人崗相適、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暢通人才晉升渠道,通過開展公開選拔中小學校長職位、競聘中高級職稱崗位的方式,激發人才內生動力。拓展人才作用空間,線上開展專家咨詢服務,線下組織名醫專家巡回義診坐診、名師下基層上示范課等活動。從經費、設備支持名醫、名師工作站建設,讓名師專家人才創有平臺、干有舞臺。用好人才科研學術成果,定期開展表彰活動,做好宣傳、運用和推廣,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