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卉:讓產業美麗綻放 本網訊(記者:林起煌) 8月2日是,清流縣聚宏農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老總鄭開紅正忙指導工人采摘非洲菊,在他的基地里,這批種有鮮切花唐菖蒲(即劍蘭)、月季、非洲菊、紅掌等。 清流縣聚宏農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位于三明市清流縣嵩溪鎮青山村,距離城關18公里。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注冊資金2000萬元,公司現有專業技術員15人,固定員工60人,是一家集花卉新品種研發、新技術研究、種植銷售以及技術咨詢于一體的企業。公司組織實行“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通過自建和與農戶合作的方式共建立花卉基地300 多畝,公司輻射帶動全縣3個鎮,6個鄉鎮500 戶農戶從事花卉種植,推廣面積2000 余畝,受益群眾3000余人。著力打造全縣“旅游+現代農業”發展示范點,為農民增收培育新的增長點。
公司計劃投資一億建設聚宏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區內現有耕地近400 畝、山林地近800 畝、水體近50 畝。耕地平坦肥沃,部分已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中。擬建設綜合服務中心、設施花卉產業生產區、四季瓜果采摘區、繽紛茶花觀賞區、名貴苗木展示區、生態垂釣休閑區,景觀魚生態區七大功能區,現已建有60畝的高標準連拱大棚和10.08 畝的智能溫控大棚。種植非洲菊100畝、山茶花200畝、玫瑰50畝,還有香水百合、郁金香、繡球花、鶴望蘭等多種花卉及水果、蔬菜,為打造特色主題鄉村旅游精品,發展特色民宿和養生養老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清流縣地處福建省西部,生態環境優越,耕地面積15.3萬畝,全縣花卉苗木企業已達62家,花卉苗木協會(合作社)53個,花卉種植面積12937畝。目前種有鮮切花唐菖蒲(即劍蘭)、月季、菊花、康乃馨、非洲菊、紅掌等。 由于清流鮮切花具有花苞大而飽滿、花色艷有光澤和切花率高的特點,享有福建省“鮮切花之鄉”的美譽,成為全國最大鮮切花基地之一。清流鮮切花也因而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帶動了3450多戶農戶參與生產經營,直接從業人員達15580多人,從業人員年人均純收入達2.6萬元以上,去年實現年產值3.2億元。 花卉:讓貧困戶脫貧有“路” 清流縣林畬鄉石下村張慧幾年前,生活幸福的她因丈夫的一場大病,將家里所有積蓄花光了不算,還倒欠外債成了村里有名的貧困戶。為了撐起了這個家,她想發展生產,增加收入,但是沒有本錢,寸步難行。 為了開荒種地,張慧曾借過高利貸,結果地里的作物還沒長成,利息已漲得超過本金,讓她無法承受。后面看大家都在種花,張慧開始學種花。種花資金不足,得到扶貧資金貸款10萬。目前,鮮切花種植達8畝。對有勞力和發展意愿的貧困戶,清流縣林畬鄉通過信貸扶持,保障他們生產發展的資金需求,提高了貧困戶"造血"自救和脫貧致富的能力。對少"門路"就業渠道窄的貧困戶,鄉里根據貧困戶的生活技能,安排到他們在附近的園區、企業工作,通過務工,得到相關的報酬,擺脫貧困。石下村貧困戶巫生福在家門口的中華桂花文化園上班已經有好幾年了。巫生福說,自己已過半百,體力不好,又沒有什么特殊手藝和技能,在自家附近的園區里給樹木灑灑水,除除草這樣的工作還是很適合自己的。
清流縣是我省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2015年三明市被列為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清流被三明市列入精準扶貧試點縣之一。脫貧攻堅路上,清流縣積極探索精準扶貧新機制,通過家門口就業工程、量化折股、產業孵化等舉措,幫助貧困戶實現脫貧。 2016年清流全縣完成脫貧465戶1503人占任務100.02%;完成造福工程999戶4313人占任務107.8%;落實8個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區,共安置505戶2353人;小額信貸2241.6萬元占任務124.5%;雨露計劃培訓13期754人占任務245%。2017年,清流縣將繼續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以“繡花”的功夫,在“準”字上下功夫,重點發力,落實“春季攻勢”行動,力爭實現1780個貧困人口(國定715人)脫貧, 17個貧困村、12個空殼村摘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