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田縣榮獲“雙擁模范縣”
大田縣首屆烈軍屬優撫模范代表會議攝影紀念. 本網訊(記者:吳聯參) 4年創建結碩果,大田縣再次獲得“省級雙擁模范縣”光榮稱號。7月13日,省雙擁領導小組會審定通過新一屆雙擁模范城和模范單位、個人名單,大田縣名列其中,摘取了凝聚著軍地雙方共同努力和汗水的“省級雙擁模范縣”獎牌。
副省長黃琪玉(時任三明市委書記)參觀閩中工委會舊址
副省長黃琪玉(時任三明市委書記)參觀閩中工委會舊址 大田縣是革命老區和中央蘇區縣,在這個有著“全國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中國高山茶之鄉”和“中國油茶之鄉”美譽的紅色土地上,一直以來都有著雙擁共建的優良傳統,2013年7月該縣被省委、省政府、省軍區命名為“雙擁模范城(縣)”稱號。 在這座綠意盎然的小山城里,四十幾萬巖城兒女與駐地官兵用熱枕和真情譜寫了一曲令人感動的雙擁之歌。 魚水情深 真情擁軍
市軍分區首長到大田縣指導征兵工作 “雙擁工作是實現富國與強軍相統一的重要法寶,也是建設美麗大田的特色品牌?!泵裾指本珠L林克源表示,從解決部隊官兵的生活問題,到支持國防軍隊建設,再到服務保障部隊提高“打贏”能力,大田用“發展不忘擁軍、發展更重擁軍”的蘇區精神,讓擁軍之花開遍巖城的每個角落。
縣委書記熊旭明看望征兵工作人員 點點滴滴 譜寫擁軍之歌。縣法院成立了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領導小組,共設立軍人軍屬維權服務處18個、涉軍法庭3個,并開通軍人軍屬法律服務熱線電話,解答法律咨詢30人次,為軍人軍屬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35多萬元;依托大田職專,制定軍地兩用人才培訓計劃,通過舉辦學歷班和計算機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及各類勞動就業技能培訓等形式智力擁軍,獲得駐地官兵點贊;通過縣醫院、中醫院為駐地部隊開展醫療衛生知識講座、義診以及提供軍事訓練急救等服務醫療擁軍,對部隊官兵到醫院就診給予優先及費用減免,贏得官兵一致好評。
縣委書記熊旭明在武陵老區指導紅色教育工作 在部隊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日常演練等工作中,該縣把駐田部隊基礎設施建設列入辦實事項目,通過科技、法律、支前、行業、結對、社會“六位一體”真情擁軍模式,從人力、物力、財力、交通、通訊、能源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保障。近年來,該縣財政共撥款486萬元支持部隊建設,供應軍糧4.93萬公斤,撥款8萬元支持消防大隊、武警中隊“菜藍子”工程建設,并給予供水、供電優先保障和優惠政策。此外,全縣所有旅游景點對現役和殘疾軍人免費開放,車站、醫院、商場、銀行等服務窗口,全部設置軍人優先、優撫對象優先標識。
縣委書記熊旭明、縣長林金龍等領導指導防汛抗洪搶險救災應急演練
縣長林金龍等縣四套班子領導到縣烈士陵園參加清明祭掃活動 政府始終視部隊如長城,把軍人當親人。每年春節和“八一”建軍節期間,該縣組成慰問組,深入到駐縣部隊、以及優撫對象家中進行走訪、慰問,采取召開座談會的形式與駐縣軍警部隊官兵座談,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了解重點優撫對象的困難。與此同時,組織各鄉鎮、部門開展對革命傷殘軍人和重點優撫對象的走訪慰問活動。僅春節和“八一”的慰問活動,全縣慰問金支出就達163.53萬元。 心系群眾 擁政愛民
縣人武部慰問八一希望小學 干凈整潔的地面,寬敞的河濱步道,綠草環繞、河面疏闊,成排連片的藍色太陽能板在碧波上浮蕩……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曾經大石村已經“變身”為現代化的“部村共建美麗鄉村”。
慰問困難群眾 近年來,大田啟動“美麗鄉村”戰略行動,借著這股“東風”, 縣人武部為共建村的武陵桃溪和大石爭取資金52萬元,協調有關部門資金35萬元,幫助共建村完成了自來水改造、河堤整治、光伏發電扶貧等民生工程,美化了村容村貌, 改變了臟、亂、差的局面。美麗大石便是共同締造的成果之一。
教師節慰問縣一中全體教師 扶貧幫困送真情,官兵視群眾為親人。2014年,人武部專門撥出3萬元,設立“貧困學生獎學金”,部領導每人幫扶1名貧困學生年資助1500元,直至上大學,干部職工堅持每人每月捐款10元,部里再拿出3000元作為“助學基金”。同時,駐地官兵與縣貧困學校、貧困村、低保戶結成幫扶對子,共為掛包村特困群眾捐款5萬余元,為各類學校捐資10萬余元。
積極參與創建文明縣城 “軍民團結一家親,我把巖城當故鄉?!边@是駐地官兵的共同心聲。駐田部隊始終踐行“人民軍隊為人民”,把駐地當作第二故鄉,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好事。近年來,縣消防大隊共接出警420起,出動消防車580輛次,消防官兵3150人次,搶救被困人員57人,疏散人員479人,搶救財產價值612多萬元,先后成功處置了“1.17”泉三高速一油罐車起火、“4.23”石牌鎮京程村口炸藥運輸車與貨車相撞等交通安全事故,并于“8.19”大田桃源、廣平等地洪水災害期間疏散并轉移135名受災群眾。
擁軍優屬 軍民融合
軍人優先窗口 發展不忘擁軍,發展更重擁軍。大田縣委、縣政府積極落實優撫政策,建立和完善優撫金和優待金自然增長機制,持續提高優撫保障水平,其中殘疾軍人、在鄉老復員軍人等重點優撫對象的撫恤補助金每年提高15%至20%,家屬優待金每年提高10%至15%,均高于省定標準。
心系國防文藝晚會
心系國防文藝晚會
緬懷先烈 為保障退伍軍人生活,提升其幸福指數,逐步健全了重點優撫對象“普惠”加“優待”、物價補貼和患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機制,在醫療上為重點優撫對象每兩年安排一次體檢, 60周歲以上農村籍退役士兵可享受一定的生活補助。2013年來共發放撫恤補助金2378.43萬元、義務兵家屬優待金1445.5萬元、優秀士兵獎勵金33.52萬元、大學生一次性獎勵金65萬元。
防汛抗洪搶險救災演練
防汛抗洪搶險救災演練 針對自謀職業轉業士官和退役士兵等安置對象,大田縣采取重點安置、推薦就業、貨幣補助等多種辦法,妥善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退役士兵的崗位安置和就業幫扶工作,實現了安置部門、退役士兵、接收單位 “三滿意”的效果。2013年來接收退役士兵644人,發放退役士兵地方經濟補助金1372.8萬元。
消防進校園 同時,大田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探索建立“培訓—就業”新平臺,將退役士兵作為人社部門的重點服務對象,多渠道收集并分類建立對退役士兵需求量大的企業信息數據庫,每年跟蹤了解并更新企業用工需求,開通了“培訓—就業直通車”,給退役士兵就業創業提供“一條龍”服務。目前,共有45名退伍軍人進入了村級班子,75人進入企業就業,有423人參加了退役軍人定點培訓機構舉辦的汽車駕駛、維修電工等專業的培訓。
歡送新兵 軍愛民,民擁軍,巖城軍民魚水情深。
軍民共建情深深 時代變遷,抹不掉拳拳擁軍愛民之心;歲月更迭,掩不住濃濃魚水深情。如今,在這片深情的土地上,勤勞向善的大田兒女,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始終繼承和發揚老區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把雙擁之花澆灌的更加絢麗多姿、璀璨奪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