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省政協副主席陳義興率隊深入大田縣就《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實施意見》貫徹落實情況進行調研。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肖明光,市政協副主席伍成康,市政協秘書長董明,縣委書記熊旭明,縣政協主席余真華,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施正立,縣委常委、紀委書記黃家發及相關部門參加調研。
調研組通過召開座談會的方式對大田縣貫徹落實《實施意見》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座談會上,縣委書記熊旭明代表縣委、縣政府作匯報,縣政協主席余真華針對大田縣政協協商民主建設談感受,政協參加單位及部分政協委員代表踴躍發言,紛紛以協商民主、履職盡責為主題發表看法和見解。
大田縣委、縣政府把學習貫徹《實施意見》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提出協商民主工作7個方面25項措施,通過民主協商方式,突出聚焦改革發展、聚焦民生問題、聚焦社會熱點“三個聚焦”:2015年確定了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加快城區綠道建設、承辦《中華孝道(二)》郵票首發式等23個協商議題;2016年開展“構筑綠色城鎮體系”協商活動中,確定分設“新型城鎮創建、基礎設施完善、美麗鄉村建設”三個專題,通過開展實地調研、系列座談,落實委員提出的22條建議,有力推動了大田縣省級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2017年計劃開展打造農業(富硒)旅游產品、推動“書香大田”建設、建立“醫養聯合體”等10個重點課題。
為落實“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的要求,不斷健全協商民主機制。通過政協協商平臺,實施項目攻堅年、招商突破年、舊城改造“三區一路”、精準扶貧“三年會戰”等方案,組織視察了依法治縣工作、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綠色礦山建設等40多個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引進總投資3.79億元的衛斯特環保科技項目,對城區填埋場110萬噸存量垃圾進行處理、70萬噸污染土壤進行修復,實現垃圾填埋場無害化、資源化治理,既解決了群眾關注期盼的問題,又帶動了大田礦山機械制造企業向環境裝備智能制造轉型升級。
為豐富協商民主方式,搭建“提、辦、督”互商平臺,重視政協提案的加強民主監督、推動改革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中的作用,打通辦理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2015年來,精選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古村落古建筑保護等13個專題協商議題。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長制”,成立生態綜合執法局,建立河長指揮中心,通過采取“嚴管、勤查、聯動、重罰”措施,全面開展污染源排查整治,初步實現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易信曬河”做法被評為“全國基層治水十大經驗”之一。 陳義興主席對大田縣政協協商民主建設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大田縣委、縣政府對政協工作高度重視,不僅在人、財、物等方面為政協履職提供了強大的支持,而且善于傾聽政協聲音,重點推進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有效推動了協商民主工作的開展。同時,陳義興主席對大田縣作為《二十四孝》發源地及生態茶茶葉縣給予高度的贊賞,肯定了大田縣在整個經濟下行的形式下能夠保持穩定增長,希望大田在交通發展的帶領下成為福建沿海城市的“后花園”。
調研組一行隨后考察了衛斯特環保公司和“河長”指揮中心,詳細了解了大田縣生態建設的規劃和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