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記者:鄭宗棲) “這里簡直就是天然氧吧,這么美好的生態環境真是難得。”5月7日,到中國傳統村落大田縣桃源鎮東坂村自駕游的陳如慶感嘆道。 陳如慶在晉江工作,通過朋友介紹,專程帶著妻兒來旅游,不僅喜歡上了東坂村的古樹、古堡、古廟、古厝等,更是傾情于這里良好的生態環境?!跋禄?,我們還會到大田的其他地方走走看看。” 大田地處閩江、九龍江、晉江等三江源頭,如何保護好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大田縣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工作主題,以生態文明為統領,以民生問題為導向,打好打響生態環境保護的“三大戰役”,不斷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創新,積極打造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城鄉生態環境。 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格落實“氣十條”,重點抓好新型干法水泥旋窯、有色金屬冶煉窯爐、餐館油煙等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粉塵的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積極開展黃標車淘汰工作;全面整治轄區燃煤小鍋爐,推進京口工業園區企業“煤改氣”清潔能源替代工程建設;加強大氣污染預警,建成空氣自動監控站并升級改造,與省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管理平臺”、生態環境保護指揮中心聯網。 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格落實“水十條”,持續推進文江河、均溪河綜合治理、小流域整治、閩湖網箱養殖清理、畜禽養殖污染整治等水環境治理工作,建成湖美高才尤1省控斷面水質自動監控站;實施工業污染源綜合治理項目17個,完成27家涉重企業實施廢水循環回用工程;在城區新建日處理2.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城區污水收集系統得到完善;在全縣8個鄉鎮34個村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劃定屏山鄉等6個鄉鎮7個飲用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整治有力推進。 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格落實“土十條”,高標準編制全縣土壤污染修復方案,大力實施銀川礦區地質環境治理三期、鴨蛋山非正規垃圾填埋場治理等生態修復工程;大力推行“頭戴帽、腰系帶、腳穿鞋”的生態茶園建設模式,嚴禁在25度以上的山地開發茶園(油茶林),實現保水保土保肥;繼續實施造林綠化三年行動計劃和三年禁伐工作,五年新增造林綠化面積43.8萬畝,森林覆蓋率提升至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