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記者:鄭宗棲 通訊員:劉嬌佑)2月17日,長期與法院玩“躲貓貓”的“老賴”郭某華拿著4.5萬元現金,來到了大田法院,請求通過積極履行債務,讓法院將其從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中移除。 “我欠債沒還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再不還錢可不行了,不但影響到我的生意,也嚴重影響到我的生活。”原來,郭某華在大田城區經營餐館,三年前從銀行貸款擴大經營,不料因管理不善未能及時償還到期貸款,后被銀行起訴至法院并申請強制執行。 由于郭某華規避執行,此案一直懸而未決。于是,大田法院將郭某華等一批失信被執行人通過“老賴曝光臺”的方式,把其照片、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以及未履行的標的金額,在人流最為密集地的寶山路與建設路交會處的一塊LED大屏幕上,進行為期三個月、全天24小時循環播放,并在大田各大微信公眾號上轉載。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原對此無所謂的郭某華感覺到沉重的壓力,主動聯系法院,履行了自己早該履行的義務。 大田法院院長楊紹東介紹說,“我們通過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就是要提高失信行為的成本,倒逼并引導社會和公眾誠實守信。”“老賴”是和諧社會的一種“頑疾”,為震懾失信被執行人,該院多措并舉,向拒不履行法律裁定義務被執行人“亮劍”。 治“老賴”還得狠打組合拳。被曝光的“老賴”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聯合銀行、工商、房地產管理等多個職能單位對其施加信用懲戒,被拉入“黑名單”的“老賴”將被限制乘坐飛機、列車軟臥以及旅游、度假等高消費。 此外,該縣出臺聯合懲戒失信平臺實施方案,推進數據信息共享融合,健全社會信用體系,聯合司法、財政、國土、林業等部門建立了懲戒失信平臺。平臺向全縣聯動執行部門和單位提供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或協助執行實施方案規定的懲戒措施,待執行案件實際結案后才予以刪除。懲戒措施內容包括:暫停評優評先、提拔任用及組織關系轉移;限制推選為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村兩委干部;限制入黨;限制設立公司;限制辦理不動產交易;限制招錄(聘)為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13項,這些懲戒措施涵蓋了國家管理和市場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極具威懾性。 懲戒失信平臺的建立最終生命力還體現在執行上。該縣在打擊“老賴”上絕不手軟,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針對長期與法院玩“躲貓貓”的被執行人,經多次勸解、警告仍不予配合的被執行人,堅決依法采取拘留等強制措施,努力攻克“執行難”,讓“老賴”不敢賴、賴不起、無處可賴。 截至目前,大田法院已將10358人(包括自然人、法人)納入失信人名單,錄入到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庫;曝光失信被執行人9025人,失信被執行企業1333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