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記者:鄭宗棲 通訊員:顏辰昱) 1月23日,農歷臘月二十六,大田縣廣平鎮銘溪村的傳統圩日上,人山人海,年味漸濃。然而,一群身著校服、頭戴紅色志愿者帽子的中學生的出現,卻不約而同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原來,大田一中的學生們正在完成一次特殊的寒假作業——開展 “帶法回家”社會實踐活動。
今年寒假學生“帶法回家”的主題是“強化自我防范意識,提高識騙防騙能力”,大田一中與縣禁毒大隊、消防大隊聯合開展此次“銘溪圩日”宣傳活動。活動中,師生們與公安干警、消防官兵一道,以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預防電信詐騙措施、毒品知識和吸毒危害、消防安全常識、森林防火基本知識,并結合《刑法》《治安處罰法》《福建省禁毒條例》等及實體案例向群眾廣泛宣傳,提高人民群眾的法律素質。 據悉,今年寒假大田一中共成立了131個“帶法回家”實踐小組,各個活動小組活躍于大田縣各鄉鎮、山村、社區、街道、工廠、礦山等各個角落,開展普法宣傳。學校還根據鄉鎮不同特點,加強了與當地政府、司法等部門的聯系,并選派了教師指導各個小組活動的開展,確保每個學生都能保質保量完成這份特殊的“假期作業”。
學生“帶法回家”是大田縣一項大規模的源至于校園、普法在社會,連續跨越了16年的學生普法宣傳社會實踐活動。活動于2001年寒假由大田一中發起,并在2003年經縣綜治、教育、司法、公安、交通、消防、衛生、文體、藥監、工商、林業等部門聯合在全縣范圍進行推廣開展。16年來,大田一中、五中等學校利用寒暑假組織師生走出校門、深入鄉村(社區),開展生動活潑的普法宣傳社會實踐活動,把法律知識傳播到其所在家庭及區域,受到了社會好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活了全縣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一盤棋”。 活動開展以來,共有20多萬人次的學生參加了普法活動,近百萬人次的社會群眾得到了普法教育,為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質、推動文明建設、構建和諧平安社會走出了一條成功的路子,也有力地促進廣大農民群眾知法、守法、用法,有效地維護了農村社會的安定穩定。同時,也拓寬了教育渠道,調動社會各方來共同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使教育進一步成為全社會的“共育”工程,為“共育”活動拓寬了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