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最近,在沙縣小吃培訓中心,正在進行小吃中級培訓考試,學員是在全國各地的沙縣籍小吃業主。 小朱是學員之一,他在江蘇蘇州經營小吃店三年。他說,三年前通過經營小吃后開始擺脫貧困,小吃店生意越做越好。這次,特地回鄉再次參加培訓和考試,提高自己的水平。 目前,沙縣總計培訓了2萬多個小吃從業者。其中6000多個貧困群眾,也從小吃業發展中得到了收益。 1999年3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在沙縣調研農業農村工作時,強調指出:“沙縣小吃業的成功之處在于定位準確,填補了低消費的空白,闖出了一條路子。沙縣應當認真總結,加強研究和培訓,深入挖掘小吃業的拓展空間。” 多年來,沙縣縣委、縣政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凝心聚力、順勢而為,把發展沙縣小吃和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揚“實說實干敢拼敢上”的沙縣精神,把沙縣小吃做成富民產業,先后成立了沙縣小吃工作領導小組、沙縣小吃辦、沙縣小吃同業公會等領導和服務小吃業發展的組織機構,設立沙縣小吃培訓中心,在全國經營小吃較為集中的地方成立沙縣小吃駐外聯絡處。 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各級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通過黨組織的引領帶動,組織引導貧困戶大膽外出經營沙縣小吃,并在各地成立流動黨支部,做好幫扶協調工作,使流動黨支部真正成為各地小吃業主的娘家。 在創業扶貧培訓方面,沙縣建立了“一戶一培訓,一戶一就業”機制。首先,根據貧困戶的基礎條件及創業需求,因人制宜,分類指導,制定初、中級不同類型的培訓計劃。其次,為貧困戶提供資金支持,除免費提供培訓外,經培訓合格的學員,憑營業執照以業主聯保或信譽擔保等形式,可優先向金融部門申請貸款5-8萬元的資金,并由財政按銀行基準利率貼息2年。再次,建立學員檔案,由培訓中心對學員的就業、創業情況進行跟蹤了解,加強信息和技術交流;對貧困戶由各鄉(鎮、街道)做好對口幫扶,讓貧困戶學業有成、創業有路、困難有人幫。
多年來,沙縣依托小吃創業培訓,走出了一條引導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增收的路子,同時也促進了貧困戶就業創業,實現脫貧。目前,全縣經培訓外出經營沙縣小吃的有6萬多人,占全縣人口的23%,沙縣小吃店超過2萬家,年經營收入近70億元。僅2000年以來,培訓中心免費培訓農戶18985人,其中貧困戶6328人。 |